张农领办发〔2024〕8号
中共张家川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张家川县2024年马铃薯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2024年马铃薯产业重点工作任务,根据《中共张家川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家川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张家川县二〇二四年中央省级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张农领办〔2024〕2号)文件精神和2024年产业项目库申报情况,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抢抓投资导向机遇,强化马铃薯主粮化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粮食安全,着力夯农业基础、稳农业产值、防自然风险、增产业活力,坚决守住三农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县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对象精准,程序规范,监管有力,提高效益,助农增收”的原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扶持“三类户”、“脱贫户”发展产业,在新型经营主体中建立马铃薯绿色标准生产基地,确保补助资金足额用于马铃薯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证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三、建设内容
中央省级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及马铃薯种植到户项目、良种马铃薯种植基地补助项目和马铃薯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3类,补助面积55530.1亩,补助资金3787.806万元(详细任务分解见附表)。
(一)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024年3月~11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民收入,政策补助直接到农户个人。补助种植面积共计11120.1亩,每亩补助600元,共需补助资金667.21万元,预计亩产量1.8吨以上,预期经济产值达3000万元左右。
1、“三类户”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在张家川镇纳沟村等14乡镇167村的“三类户”中实施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1619.5亩,每亩补助600元,共补助97.17万元,预计每亩增收800元以上,预期经济产值达400万元以上;
2、“脱贫户”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在张家川镇镇园树村等14乡镇166村的脱贫户中实施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9500.6亩,每亩补助600元,共补助570.036万元,预计每亩增收800元以上,预期经济产值达2500万元以上。
(二)良种马铃薯种植基地补助项目: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024年3月~11月,在张家川镇前山村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前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4乡镇124村238个新型经营主体(其中包括157个合作社17个公司64个家庭农场)中落实马铃薯种植基地40610亩,每亩奖补600元,共奖补资金2436.6万元,通过吸纳就业、土地流转、产品代销等联农带农益农方式,预计带农人数4000人以上,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户收入。预计亩产量1.8吨以上,每亩增收800元以上,预期经济产值达13000万元以上。
(三)马铃薯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024年3月~11月,在张家川镇刘家村等7乡镇11村11个新型经营主体(其中包括5个合作社5个公司1个农场)建设马铃薯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3800亩,每亩补助1800元,共奖补资金684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联农带农益农形式,预计带农人数800人以上,增加农户收入。预计亩产量2.5吨以上,每亩增收1200元以上,预期经济产值达2300万元以上。
四、实施程序
(一)项目提取。项目严格按照项目入库建设程序,由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级自主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批复。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将真正有能力和热心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农户和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作为补助对象,从2024年已申报入库的衔接项目库中提取确认。
(二)组织实施
1、公示公告。按照项目库申报程序,村委会在公示公告栏或文化广场、人群聚集的醒目位置公示马铃薯种植到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花名册,公开接受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乡镇政府复查。
2、招标采购。①马铃薯种植到户补助项目不要求统一采购,由乡镇引导农户自行购买脱毒种薯及生产资料;②在实施良种马铃薯种植基地补助项目时,为保证马铃薯种薯质量和种植技术标准,由县种子管理站统一挂网公开招标采购马铃薯原种及黑地膜,中标单位将种薯与地膜供应到乡镇政府,乡镇政府联合县种子管理站验收物资后,由乡镇政府负责发放至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并填写种薯、地膜调运单;③马铃薯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县种子管理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马铃薯原原种,以物化形式将采购物资供给至相关企业及合作社。
3、督促种植。乡镇要及时将采购的种薯、黑地膜分解到各合作社,根据往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及县区气候预测统计,筛选出适宜县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5号、冀张薯12号(226)、V7、希森6号、沃土5号。亩播量约150~160公斤(马铃薯种植行距60cm、株距0.26cm、亩穴数4276穴、每粒种子平均重量0.15公斤,分切4块,共需种子1069粒,约160公斤左右),各新型经营主体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不误农时,提高质量。
4、强化管理。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要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补贴对象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指导查苗、补苗,中耕除草,培土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分级贮藏等关键技术,提供相关实时销售信息,提高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
(三)乡镇自验。各乡镇成立验收领导小组,逐一对辖区内享受衔接补助资金马铃薯产业项目政策的农户、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种植面积进行自验,形成验收意见,由乡镇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后,上报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申请县级验收。
(四)资料上报。各乡镇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实施资料的搜集审核,确保各级检查督查过关。补贴对象要认真按照方案要求提供相关资料,乡镇村负责人要对各类资料严格把关,保证资料逻辑的一致性和上报的及时性,且要对真实性负责,上报资料分佐证资料及财务资料,资料清单详见附件。尤其是联农带农落实情况,要按照县级联农带农益农实施意见,建立台账,土地流转费、劳务费等要通过一折通打入农户账户,将资金流水作为联农带农印证资料上报。村级股份合作社不得以任何形式扣留索取农户相关费用,损害农户利益,一经发现,将移交相关主管部门处理。马铃薯种植到户项目对象一定要精准到户型,报账之前乡镇将审核的花名册电子版提前发至种子管理站,审核无误再打印上报纸质版。
(五)县级抽验。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验收小组(不少于5人),对申报主体种植马铃薯面积进行实地抽查验收,抽查比例20%左右。发现项目弄虚作假、违规违纪操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资金拨付。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脱毒种薯采购和黑地膜的购买(每亩补贴标准为600元,其中购置马铃薯种薯500元、购置黑地膜100元)。相关资金将按照合同规定拨付给中标企业。
(七)绩效评价。按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种子管理站要严格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绩效监控、项目实施结束绩效自评、绩效考核等工作,强化资金管理,突出使用成效,确保报账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衔接资金马铃薯产业项目是一项惠农益农政策,各乡镇政府和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把住导向、节奏、力度,发挥监督检查组织“指挥棒”作用。靠实工作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种植积极性。特别是在自验种植面积时要高度负责,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总结宣传。各乡镇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采取发放宣传单、出动流动车、微信群、QQ群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主动与农业生产一线群众进行沟通,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效和典型经验,助力县区马铃薯产业扩大影响,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资金监管。要切实加强补助资金管理,严防虚报、骗取、冒领行为,对不负责任的人和事要通报批评,若工作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将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确保种植面积落实、补助资金落实,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附件:1.张家川县2024年马铃薯产业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名单
3-1.张家川县2024年良种马铃薯种植基地补助项目报账资料
4.张家川县2024年马铃薯高标准绿色原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报账表册同3-1)
5.其它佐证资料清单
中共张家川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