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务发〔2025〕14号
张家川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
关于印发《张家川县2025年饲料玉米种植一般户到户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张家川县2025年饲料玉米种植一般户到户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张家川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
2025年3月6日
张家川县2025年饲料玉米种植一般户到户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根据《中共张家川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张家川县二〇二五年中央省级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张农领办发〔2025〕2号)精神,为加快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好畜牧扩量提质行动,促进现代饲草产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按照“稳粮、兴经、扩饲、强畜”的发展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扩量提质为主攻方向,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引导作用,大力发展饲料玉米种植,调动农户种植饲料玉米的积极性,构建粮草兼顾、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新型农牧业结构。对一般户采取补助措施,遵循“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的原则,支持其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参与现代饲草产业发展,促进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二、项目概况
2025年全县饲料玉米种植到户补助项目下达补助资金1166.834万元,种植饲料玉米58341.7亩,每亩补助200元。
三、补助对象和范围
补助对象为纳入项目库的一般户。
项目实施范围涉及全县15个乡镇172个行政村,种植饲料玉米58341.7亩。其中:张家川镇5835亩,龙山镇7332亩,恭门镇3723亩,刘堡镇7558亩,胡川镇2166亩,马关镇3498.3亩,梁山镇382亩,大阳镇2683亩,马鹿镇5411.4亩,川王镇5582亩,木河乡2658亩,闫家乡954亩,张棉驿乡2650亩,平安乡1410亩,连五乡6499亩。
四、补助标准和方式
(一)补助标准。一般户每亩补助200元。
(二)资金用途。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饲料玉米种子、地膜及相关种植环节补助。饲料玉米种子(规格:4500粒/袋)原则上每亩不高于60元,地膜(规格:厚度≥0.015mm,宽幅1.2米,重量:10kg/卷)原则上每卷不高于124.5元。
(三)补助方式。采取饲料玉米种子、地膜等实物补助和其他环节资金补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资金规模和来源。
该项目下达总资金1166.834万元,资金来源为2025年中央省级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六、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组织实施阶段(2月—5月底)。各乡镇召开安排部署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解任务,于2月底前向畜牧中心上报项目实施方案。各乡镇制定上报方案时,要按照项目库申报情况进一步核实补助对象和数量,造册汇总(附件2),并指导土地流转的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饲料玉米种子、地膜由县畜牧中心组织招标采购,运送到项目村,由乡镇指导,各村负责放发到项目户。采购后结余资金直接发放到项目实施农户社保账户。各乡镇组织实施农户按计划任务完成饲料玉米种植,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农户做好用工、机械操作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验收阶段(6月)。项目验收具体由乡镇负责,核查验收本辖区内每个种植农户的饲料玉米种植面积,以村为单元填写《张家川县2025年财政衔接资金饲料玉米种植到户补助项目
验收表》(附件3)等相关表册,验收完成后在本乡镇、村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将验收结果上报县畜牧中心,申请县级验收。县畜牧中心进行抽验,抽验户数不少于乡镇项目实施农户的20%。验收采取现场测量,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并作为报账的主要依据。
(三)报账阶段(7月)。补助项目采用报账制,相关乡镇要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制度规定执行。一是乡镇完备报账资料(详见附件4),严格报账程序,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二是各乡镇对实施过程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确保报账资料准确无误;三是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附件格式上报纸质版和电子版。报账完成后,各乡镇、村委会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县畜牧中心在政府网站公示。
(四)绩效评价(2月—7月)。县畜牧中心根据项目绩效考核要求,进行项目绩效评价,按时向县财政局提交绩效表册,开展绩效评价。乡镇配合统计相关数据和调查,所有绩效目标资料在项目完工后归档保存。
六、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通过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可进一步减轻一般户发展产业的资金投入压力,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激励其积极发展饲草产业,扩大饲料玉米种植面积,各乡镇规划辖区内的连片种植区域,动员种植农户集中连片种植饲料玉米;组织有饲草收贮能力的企业与饲料玉米种植农户签订饲草收购协议,确保辖区内种植的饲料玉米全部能收贮,使种植农户实现产业收入稳定增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畜牧中心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张家川县2025年饲料玉米种植到户补助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项目统筹安排、组织协调、实施监管、绩效考核等工作。县畜牧中心负责方案制定、资金监管、项目验收、资金拨付、报账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的分配、审核及拨付;县审计局加强对项目执行和资金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项目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项目的落实工作,核实种植面积、保障土地流转、签订饲料玉米收购协议、验收等工作。各部门、各乡镇要共同协作,确保项目组织计划到位、监督管理到位、情况调度到位、宣传引导到位,保质保量完成饲料玉米种植任务,发挥项目效益。
(二)规范资金监管。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甘肃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甘财扶贫〔2021〕4号)和《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甘财振兴〔2022〕8号)等有关政策制度规定执行,严管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项目责任单位要健全财务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明确资金兑付程序,严格审核审批制度,认真执行资金支出会议研究制度,发挥好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规范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
(三)强化指导服务。县、乡技术人员要认真落实技术包抓责任制度,做好饲料玉米种、收、贮、用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推广种植近年内适应我县自然条件的青贮专用或粮饲兼用型中早熟品种,要求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抗旱、抗虫害、抗倒伏性强,控绿性好,顶土力强,发芽率在90%以上,净度95%以上。推荐品种为九洋、恳玉、豫青贮、豫单、五谷、航研等系列。
(四)及时统计数据。种植期间,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饲料玉米种植进度统计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统计,每天按要求向畜牧中心报送种植进展情况。
(五)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种植饲料玉米,实施“粮改饲”的重大意义、政策内容、补助条件和补助标准,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其种植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