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2024年马铃薯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和各级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4〕6号)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农发〔2024〕17号)文件精神,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种植模式,努力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现结合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肥等环节,突出协作攻关、优化推广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优化社会化服务,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通过高产脱毒优质品种的更新迭代、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农艺农机良田良制的融合配套,推动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确保项目实施区域内正常气候条件下规模主体商品薯平均亩产达到1.66吨,比2023年提高160公斤、增幅10.7%;原种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吨,比2023年提高200公斤、增幅11.1%。
三、实施范围及增产路径
实施范围:立足本县马铃薯产业生产实际,在县域内15乡镇支持种植马铃薯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单产提升行动。
以“脱毒种薯、全程机械化、起垄黑膜覆盖、病害防控”为主,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加快推广脱毒马铃薯陇薯7号、青薯9号、沃土5号、希森6号等产量高、抗性强的加工专用型品种,努力实现优势区品种高产专用、技术绿色高效、产品精深加工、单产提升、产业提质增效的总目标。在张川镇刘家村、龙山镇郑家村等有条件的川道地方积极支持开展滴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扩大旱作区马铃薯大幅增产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路径上,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主推黑色地膜覆盖单垄双行垄侧栽培模式和“半膜垄作+膜上覆土”栽培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从产量低、标准化低走上高标准、产业化、全程机械化的新台阶。在品种上,引进推广高产、抗性强的陇薯7号、青薯9号、沃土5号、希森6号等品种,优化布局,引进筛选出既适宜县区气候又有高产量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在技术上,以黑色地膜覆盖单垄双行垄侧栽培模式为主导,集成药剂拌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推进马铃薯单产提升。病虫防控上,在刘堡镇东梁万亩点、梁山、恭门、胡川、马鹿等乡镇千亩示范点,重点预防马铃薯黑胫病、环腐病、疮痂病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指导农民科学切薯拌种、安全用药,及早防治、联防联治、统防统治。
四、实施程序
按照组织申报、细化方案、主体申报、过程记录、验收测产、资金奖补的程序推进实施。
(一)组织申报。去年底,省农业农村厅下发了《关于开展规模经营主体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甘农农函〔2023〕36号)文件要求,按照种植大户集中连片规模不少于100亩,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少于200亩,农业企业不少于500亩的规模,结合2024年衔接资金项目库,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主体自愿申报、县级审核、市级汇总的程序,自下而上申报了一批马铃薯单产提升项目规模主体。省上分两批下达我县小麦和马铃薯单产提升资金,其中用于马铃薯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资金135万元。县种子管理站要在已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论证等方式遴选确定具体的实施主体,组织填写申报材料和项目主体档案表(附件8),申报材料需明确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关键技术、目标单产等基本信息。县种子管理站组织审核申报材料,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农业农村局和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项目主体档案表(附件8)要上传至转移支付管理平台 (https://zyzf.xnzb.org.cn)。实施主体不得与承担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
新型主体申报要求:
1.在张家川县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林场及涉农企业;
2.申报法人或主体遵纪守法,无不良违法或违纪记录;
3.补助作物为在张家川县域内规模连片种植的马铃薯,以主体单一规模连片面积为准,不得分散拼凑,拆分组合;
4.种植地块土壤等基础条件好,作物长势旺,产量达到并超越全县平均水平;
5.原则上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集中连片规模不少于100亩,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规模种植不少于200亩,农业企业规模种植不少于500亩。
结合项目要求,按照总奖补面积13500亩的120%(即16200亩)筛选项目实施主体和面积。
(二)过程记录。县种子管理站负责指导实施主体落实良种选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增产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农时,适时组织了解重点技术落实情况;指导实施主体采取一主体一方案的方式,建立生产档案,以照片等形式记录应用的关键技术措施、采取主要措施等。
(三)测产验收。马铃薯收获季节,县种子管理站组织相关专家和乡镇成立测产小组,按照200亩一个样方田开展抽样实收测产,根据结果进行单产水平排序,并将测产结果及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申请省级抽验。
(四)资金奖补。根据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情况、测产排序和项目资金规模,采取阶梯化奖补,择优确定工作热情高、技术落实实、产量水平好、示范带动强的规模主体,奖补总面积13500亩,奖补对象要体现鼓励先进,不能搞全覆盖的原则。平均产量较全县该作物平均产量每提升1个百分点,每亩奖补10元,原则上每亩奖补标准最高不超过100元,并对单个主体奖补资金设定最高限额,原则上农业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合作社最高不超过30万元,家庭农场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补资金以现金方式兑付给经营主体。
(五)资金安排。根据省上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项目资金135万元主要用于:
1、开展新型经营主体马铃薯单产提升行动补助130万元,创建面积13500亩。
2、项目管理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项目督查、观摩学习、培训宣传、展板制作、资料整理等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的张家川县马铃薯单产提升行动领导小组,会同财政部门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的组织领导,成立由马铃薯单产提升省级专家指导组成员为组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为副组长及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小组。具体实施工作由张家川县种子管理站牵头,组织主体申报、遴选公示、技术服务、测产验收、奖补落实等各环节,会同乡镇统筹协调抓好该项目工作的推进落实。
(二)强化指导服务。由县级马铃薯单产提升行动专家指导组成员挂钩包片对经营主体马铃薯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负责一主体一技术方案的制定、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在关键农时季节,县种子管理站组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等,推动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各负责人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生产全过程指导,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向发力”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辐射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均衡增产。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通过项目实施,引导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主动应用良种、良法、良机,持续强化种粮的科技投入,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集约化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通过经验交流、典型示范、视频宣传等方式,做好政策解读、宣传经验做法、打造示范典型,形成推技术、创高产、争先进的单产提升氛围。
(四)强化产业融合。重点培育马铃薯种子生产、万亩马铃薯种植和出口马铃薯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植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开展订单生产,完善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健全张家川县马铃薯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促进产销衔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
(五)加强监督管理。各乡镇和种子管理站要强化过程管理,全过程建档立案,记录技术落实、资金使用、成效评估等工作内容,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严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虚报种植面积、编造产量数据
等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实施单位要及时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https://zyzf.xnzb.org.cn)中填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请各乡镇于6月10日前将马铃薯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申报资料和技术方案报县种子管理站(联系人:马明霞 7751007)。
9. 2024年马铃薯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其它佐证资料清单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