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试行办法》(下称《办法》)及国家和省市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向社会公布张家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可在张家川县政府网站政务公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与张家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司联系(地址:张家川县行政广场东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20办公室;邮政编码:741500;咨询电话:0938-7886228;电子邮箱:zjcxrsj228@163.com)。
一、基本情况
(一)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公开行为
以制度为抓手,不断拓宽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使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人员,规范了政务公开程序。形成了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管理格局。二是不断完善政务公开规章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为形成高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确保本部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进一步健全宣传工作机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和有关信息公开的程序等制度,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舆情工作机制,进一步了规范政务宣传工作。
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从方便群众了解信息、办理业务和有利于监督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渠道的基础上,丰富公开形式,创新公开载体,努力使政务公开工作以更加生动直观的载体形式展现出来。一是继续加大网络渠道公开力度。我们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门户网站的各项网上服务查询功能,提高群众信息搜索的便捷性;做好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的信息发布工作,努力提高政务公开的曝光率。二是继续加强传媒的合作交流。深化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的合作交流,加大社保政策、劳动保障和工作日常报道频率,强化社会保障宣传效果。不断增强与本地传媒的默契合作,主动邀请媒体记者报道人社工作,相继推出纸质媒体的专版、专栏和电视电台的专题节目。三是继续做好常规政务公开发布。从深化政务服务着手,我们突出政务公开的便民取向,不断完善局内政务公开载体建设。根据政策调整需要及时编印便民小册子和宣传海报,合理制定版式,方便群众熟悉有关政策和办事流程;结合城乡居保参保等契机深入基层开展政务公开宣传咨询活动,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继续铺设政务公开栏和电子屏,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板块的宣传作用。受理回复各类咨询、建议32条,回复率100%,无超时或未回复记录。召开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数3次,举办培训班1期,培训人员数72人。政策解读稿件发布22条。各类公益服务均设举报投诉电话(电话:7886228,电子邮箱:zjcxrsj228@163.com)。
一是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组织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学习服务规范、纪律要求、通用文明用语等规定和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强化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强化内部业务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知业务流程,掌握办理方式,从而提高服务技能。二是加大投入,优化环境。设立较为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配有LED电子显示屏,悬挂办事流程图等;设置“政务公开栏、工作流程、公开服务承诺栏”;工作人员佩戴工作牌,窗口摆放工作人员席卡,亮明服务身份;服务大厅增添复印机等便民设施,方便办事群众复印需要。窗口设有总值班台,实行“值班长制度”,值班长负责窗口工作人员考勤,咨询引导、接受投诉和维护服务大厅工作秩序等。 三是简化程序,提升效率。各服务窗口单位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标准,以缩短时限、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目标,从工作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每一项业务的办理对象、条件、程序、时限和监督方式等,通过精细化的流程再造及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以人为本,拓展服务。人社服务窗口单位普遍开展延伸服务,送服务上门活动,为高龄或行动不便的企业离退休人员进行领取养老金认证,为他们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发放异地就医服务指南等材料,解决了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垫付资金压力大、来回奔波的问题。
定期或不定期自查政务公开落实情况,进一步落实公开责任,加强监督检查,通过建立督查落实制度、引进外部监督力量不断提高公开质量和公开水平。一是加大局内公开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科室、局属单位公开信息的数量、更新的时效进行监督检查,对不作为或违反规定的严格考核纪律。二是让群众参与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我们采取邀请参保人对我局政务公开内容、公开形式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办事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
二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我们将加强学习交流,通过向示范点单位学习,提升政务公开水平。一是建立内部交流制度。加强与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的沟通联系,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二是组织交流。组织政务信息公开业务人员到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交流学习,汲取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三是参加全市政务信息公开专题培训班,提高业务水平。四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信息发布载体,进一步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强化政务公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