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张家川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扎实推进民政法治各项工作,为促进新时代张家川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本单位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组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谋划、部署和推进民政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使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市民政领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确保了新时代民政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利用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民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加强普法学习教育。制定了《2024年民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宪法》《民法典》《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纳入学习重点内容,通过领导带着学、干部深入学,不断提升我局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氛围。
(二)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文件要求,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召开2次法治建设专题会议,听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未发生任何干预司法公正等违规违法行为。
(三)推进部门职能优化、“放管服”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梳理认领政务服务事项。共梳理事项54项,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9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给付13项、行政确认7项、行政监督2项、其他行政权力14项,对事项逐一核对认领,完善办事流程、申请材料、服务指南。二是强化数据比对监测,提升救助精准度。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预警功能,第一时间核对省厅反馈的“防错”“防漏”预警体系,强化部门数据比对,全面提升兜底保障的精准性。
(四)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依法办理信访事项,对各类信访事项,做到件件有答复、有落实。2024年,积极办理12345热线、信访件等投诉、咨询类办件15件,及时调查办理并回复到人,做好群众沟通工作,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对信访问题所涉及的乡镇积极协调沟通,寻求解决问题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争取最快最好地把问题解决到位,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
(五)狠抓宣传教育,营造民政法治良好氛围。一是利用重大节日普法宣传。结合民政业务领域涉及的中华慈善日、清明节、儿童节、老年节等节日积极开展精准普法,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民法典、慈善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推动民政法治宣传教育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推动了普治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共悬挂横幅3次,发放宣传册3800余份。二是强化宪法学习宣传。按照宪法宣传周活动内容和主题,开展了宪法进社区、进机关、进民政服务机构等活动。三是结合督促检查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各类民政对象多、入户核查多的优势,结合养老服务机构质量提升、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对象入户核查检查、社会组织专项督查等工作,坚持将政策宣传与督促检查相结合,与调查核实相结合,与张榜公示相结合,与查实上访相结合,通过定期宣传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讲解民政政策,扩大了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使各项民政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深化婚俗改革。利用结婚登记高峰期,对前来办理登记的群众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内容,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弘扬简约适度、现代文明的婚俗新风,塑造美丽乡村“新时代、新风尚、新婚礼”。
(六)严格政务信息公开,强化监督。将依法办事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经常性提醒督促。加强对局领导班子成员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监督,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将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列入了年度述职述廉报告,自觉接受监督。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行政政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依法行政规范化水平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度不够。
二是民政执法力量较弱。民政业务工作量很大,面对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殡葬、区划地名、慈善等众多执法领域,实际从事民政执法工作人员数量仍需增加,执法力量还较薄弱,执法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思想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民政业务方面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强化重点领域执法。聚焦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管理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坚持把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作为整治突出问题和提升执法水平的重要抓手。
(三)强化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民政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参加法治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
(四)创新普法方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切实可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措施,营造全民学法良好氛围。紧扣“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普法思路,创新普法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持续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