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张家川县发改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发改局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在项目审批、价格监管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法治思维,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全局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推动落实法治张家川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2024年依法治县重点任务;深刻领悟蕴含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的系统思维方法,辩证理解党与法、政治与法治、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等关系,准确把握法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工作布局和方式路径,进一步增强了推动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依法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始终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凡是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对标省市要求和《张家川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落实重大建设项目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涉及项目审批、价格监审的事项都认真落实合法性审查。
(三)深化法治理念,依法开展中心工作。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基本工作理念。
一是开展价格监测认定。依法依规开展涉案物品价格认定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开展价格认定工作,共为公安机关办理价格鉴定31件,涉案金额13.08万元。规范水电气暖领域涉企收费,在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自查基础上,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县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收费管理。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管理行为,提高收费标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批复县民政局关于申请核定县殡仪服务中心(一期))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报告,开展城乡供水成本监审,城乡水价调整有序推进。
二是补短板、促提升,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今年来,张家川县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盯短板弱项,牵头深入部门指导督促督办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协调解决。
(1)强化服务保障。发挥营商环境牵头职责,引导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创新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今年全县共新增市场主体1742户,新设立市场主体一日办结率保持100%。工改系统中办理项目90个,联合验收项目13个,落实区域评估项目17个,并联审批率98%。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日内核发率100%;水气热报装材料精简至1份以内,办理环节精简至2个以下,报装时限均不超过2个工作日;用电“一证办”“刷脸办”应用率100%,城乡综合供电可靠率99.9017%。10月底全县银行各项贷款余额79.74亿元。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7条,调解4条,裁决3条,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
(2)优化项目审批。对认领的各项事项按照要求最大限度优化了办理时限和办理流程,实现“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更好地服务办事群众。我局在甘肃省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受理办结项目133项,总投资97.85亿元,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县发改局积极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召开社会信用建设工作调度工作推进会议8次,深入相关部门开展业务指导3次,提升部门业务水平。加强督促,及时提醒,确保不发生迟报、漏报等现象。预计全年共报送“双公示”23500条信息,迟报率保持在0.07%以内,合规率保持100%。报送五归集信息102100余条。
三是抓安全、重轮储,全力保障粮食物资储备安全。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国家、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总基调,抓安全、强监管、重轮储、保应急、促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成效明显。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国家各项粮食流通政策,以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为抓手,共开展15次粮食流通执法及库存安全检查,有效保护了粮食经营者和种粮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县发改局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全局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二是对法治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三是个别股室干部在个别事项上执法不规范。四是全局法治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带头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牢“一把手抓法治”思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重视全局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全局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法治保障,坚持依法行政。带头落实好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领导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相互配合,逐项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纪律建设,严格规范执法。严格按照执法权限和程序执法,正确适用法律,不滥用行政裁量权,公正执法,拒绝“钓鱼式”“碰瓷式”执法,按照程序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公开落实。
(四)强化自身建设,加强法治氛围。全面推进法治建设,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法治氛围,充分熟悉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