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张家川县张家川镇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乡镇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 >> 张家川镇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正文
张农发〔2022〕124号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关于上报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字号:[ ] 【下载Word】 【下载PDF】
 索引号:1073402C2022  时间:2022-10-14 10:59:52 来源:  作者:
 

 
 
  张农发〔2022〕124号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上报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为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创新农技推广体制机制,构建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培育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粮食安全等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计划》(甘农财发〔2022〕24号)及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财发〔2022〕34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单位
 
  (一)项目主管单位: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
 
  主管领导 :(李兴奎、局长 )
 
  联系电话 :18809386366
 
  (二) 项目实施单位: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
 
  1、项目负责人:周治国    职务/职称:站长/副高级农艺师
 
  移动电话:13993860895    固定电话:0938-7882245
 
  2、信息联络员:梁娟娟     职务/职称:农艺师
 
  移动电话 :15352214387   固定电话:0938-7882245
 
  电子邮箱:zjcxnjz163.com   QQ 号:634995600
 
  二、农业农村及产业基本情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现辖10镇5乡,25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总人口37.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2万人,占总人口的87.24%;2022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3万亩(夏粮播种面积25.7万亩,秋粮播种面积26.6万亩)。
 
  冬小麦是张家川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约占粮田面积的30.8%。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实施了小麦良种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生产能力和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集成绿色技术生产模式,示范推广优质特色品种,创建有机绿色品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小麦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使广大农户对优质高产高效小麦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年实施本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目标
 
  (一)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广泛普及。重点推广落实机械深松耕、药剂拌种、化学除草、精量播种、适期晚播、优选良种、测土配方施肥、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全面展示“深翻耕作整地+优质高效品种+秋播拌种+生物防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等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优质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在示范基地建设中推行“六统一”,即: 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促进我县冬小麦生产节本增效。
 
  (二)示范基地展示服务平台效应充分发挥。在我县建立百亩核心攻关基地1个;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1个;万亩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在示范基地上大力推行“种植大户+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示范基地”“合作社+示范基地”等经营模式,聘请农机、农艺技术专家召开现场指导和观摩会议,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6项次,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平台引领作用。
 
  (三)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县农技站和各乡镇要引导新型经营主题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宣传解释工作,要用好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QQ群、录制快手、抖音小视频等宣传媒介,结合各类培训,使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准确理解掌握技术参数,大力营造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现场培训会,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四)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更新稳步推进。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名以上,招募特聘农技员3人,以培训为手段,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把基层农技人员打造成“一懂两爱”、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五)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专业服务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服务,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 建设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核心攻关基地1个,面积100亩;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1个,面积500亩;小麦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面积1万亩,在示范基地统一树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
 
  1、集中连片万亩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涉及梁山、马关、大阳、龙山、川王、木河、恭门、胡川、张川镇9镇20村,示范片上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开展良种繁育和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
 
  2、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设在大阳镇梁堡村,重点推广机械操作、优良品种、宽幅匀播、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
 
  3、百亩核心攻关基地。设在梁山镇岳山村,安排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微垄沟播秸秆用量、秸秆粉碎覆盖不同模式增产机理等新技术引进试验;抗旱抗寒抗锈抗倒伏品种对比筛选、新品种不同播种方式增产机理等新品种引进试验;肥料效应、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新材料引进试验等试验研究6项(次)。
 
  (二)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
 
  1、推广优良品种。结合我县生产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当前推广的一批优质高产小麦主导品种,在小麦示范基地建设中,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供种,重点推广兰大211、兰天26号、兰天36号、中梁48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主推技术。一是“技术单位+专合组织+生产基地”的技术推广模式;二是 “轮作倒茬+抗条锈品种+药剂拌种+测土施肥(配方肥)+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三是”药剂拌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的绿色增产模式。示范基地建设中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三)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组织县乡两级种植业、农机、种子、植保等行业编制内在岗技术人员200人(次),分 期参加脱产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每期脱产培训时间5天,其中实训课程2天。具体时间为2022年10月中旬11月上旬,培训课程内容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小麦育种知识讲座等;实训内容为冬前苗情、墒情监测调查及小麦高新示范园区观摩。
 
  (四)支持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展。支持一批具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社会信誉良好,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我县2022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探索”技物结合“”技术托管“ 等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引导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建立 ”田间学校“ 等方式开展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支持,发挥小麦产业发展方面的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五)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和专家通过手机APP、微信、QQ群等方式,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全县农技人员使用中国农技推APP比例超过90%。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及时上传示范基地建设动态、资料信息等,确保示范基地面积不缩水,建设质量有保障,发挥信息平台在管理决策和快速精准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植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示范主体,完善农技人员对口精准指导服务机制,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示范的主力军、”永久牌“农技服务专家队伍,切实发挥其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结合我县2022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使农业科技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 95%。
 
  (七)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从农业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种植能手中招募3名有丰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较强、且在服务区域有较好群众基础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组织特聘农技员按照示范基地建设要求,针对性地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增强农技人员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
 
  (八)承接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我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对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的承接作用。今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小麦产业组组长、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鲁清林、天水市农技中心主任张永明研究员一行到张家川县进行实地调研,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相关人员陪同调研。科技特派团先后深入梁山镇、马关镇、龙山镇、恭门镇冬小麦种植基地,就全县冬小麦种植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观摩,开展技术培训,召开座谈会,为冬小麦产业发展把脉解惑,提出下一步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我县将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借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这一强大的专业优势,解决好全县小麦产业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问题。县委、县政府将组建工作专班、搞好对接服务,全力支持科技特派团各项工作,确保科技特派团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全面推动张家川县小麦产业发展。
 
  五、 经费用途和预算
 
  该项目建设时限为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项目资金共计2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特聘农技员补贴、印刷、宣传、示范标牌制作等方面。
 
  (一)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用于万亩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基地采购种子、机械作业费;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购买配方肥、种子;百亩核心示范区购买配方肥以及试验示范(土地租赁、机械作业)等。资金计划如下:
 
  1、万亩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基地建设133万元。
 
  ①示范基地购买种子补助112万元;
 
  ②示范基地机械作业费21万元。
 
  2、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基地建设15.5万元。
 
  ①示范基地配方施肥购买化肥补助6.75万元;
 
  ②示范基地购买种子8.75万元。
 
  3、百亩核心示范基地建设5.63万元。
 
  ①核心示范基地试验示范2.53万元;
 
  ②核心示范基地配方肥补助1.35万元;
 
  ③ 核心示范基地购买种子1.75万元。
 
  4、其他费用1.35万元。
 
  试验示范基地展示标牌制作1.35万元
 
  (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用于基层农技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所需的培训费、食宿费、教材费、场地费、授课费等。县、乡两级基层农技人员脱产培训196人次,每人每天按240元,按照脱产培训按5天预算,共计23.52万元;省级农技推广骨干培训4人次,每人按5000元预算,共计2万元。
 
  (三)特聘农技员补贴。特聘农技人员3人,每名每年补助3万元,共计9万元。
 
  (四)其他支出。包括项目资料印刷费、宣传费、绩效考评费、会议费以及技术指导经费等支出,预计10万元。
 
  六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小麦产业组组长任组长及相关农技人员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小组。由专家指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栽培技术规程。项目涉及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具体落实项目工作。在工作中,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联系抓村,乡镇领导包村联系抓户、驻村干部包户抓进度、技术干部抓技术措施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合理预算资金,强化资金管理。补助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按照项目实施内容合理预算、科学分配、专款专用,用足用好中央补助资金。按照要求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三)强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水平。一是强化项目督导与技术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将适时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项目各项任务全面落实,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加强项目信息填报,确定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农技站技术骨干作为信息员,将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能力提升、示范基地、主推技术、主体培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施情况及时上传到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补助项目板块中 ;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将项目实施过程文字、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收集保存、归档整理。
 
  附件:1.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名单
 
  2.张家川县2022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专家组名单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
 
  附件1:
 
  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李兴奎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张旭红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  员:窦皓亮  张家川镇副镇长
 
  杨俊峰  龙山镇副镇长
 
  赵万鸿  大阳镇副镇长
 
  王治全  马关镇副镇长
 
  窦喜军  梁山镇副镇长
 
  毛黎明  恭门镇副镇长
 
  李云云  川王镇副镇长
 
  李子文  胡川镇副镇长
 
  海世清  木河乡副镇长
 
  周治国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
 
  卢晓明  张家川县农机管理站站长
 
  马青杰  张家川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姬永华  张家川县植物保护工作站站长
 
  附件2:
 
  张家川县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补助项目专家组名单
 
  组  长:鲁清林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小麦产业组组长、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
 
  副组长:张永明   天水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周治国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副高级农艺师
 
  成  员:李宝龙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副高级农艺师
 
  杨存秀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副高级农艺师
 
  李金彦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副高级农艺师
 
  顿小明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副高级农艺师
 
  梁娟娟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艺师
 
  姜  立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艺师
 
  李小东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艺师
 
  赵  磊   张家川县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艺师

  
 
 

版权所有: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备案号:陇ICP备12000553号-1  甘公网安备 62052502000101号 网站标识码:6205250002  网站地图

主办:张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张家川县张家川镇阿阳大道168号张家川县行政中心3楼  电话:0938-7886150  投稿邮箱:zjctougao@163.com

实名登录